专题:阿里巴巴:2025财年第一财季营收2432亿元 同比增长4%

  阿里巴巴(NYSE: BABA;HKEX: 9988)今日发布了截至6月30日的2025财年第一财季财报:营收为2432.36亿元,同比增长4%。净利润为240.22亿元,同比下滑27%;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净利润为406.91亿元,同比下滑9%(注:阿里巴巴财年与自然年不同步,从每年的4月1日开始,至第二年的3月31日结束)。

  财报发布后,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蔡崇信,CEO吴泳铭,CFO徐宏,以及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AIDC)联席董事长兼CEO蒋凡出席了随后召开的电话会议,对财报进行了解读,并回答了分析师提问。

  以下即为本次电话会议分析师问答环节主要内容:

  高盛分析师Ronald Keung:我的问题有关变现率(take rate)。我看到本季度公司GMV(商品交易总额)实现了高个位数的增长率,但CMR(客户管理收入)增长率仅为1%。仅从数字上来看,本季度两项数据之间的差距是越来越大的。但刚刚管理层提到未来GMV与CMR之间的差距会逐渐缩小。我的问题是,如果未来GMV与CMR会逐渐趋于同步,它们各自的变化曲线是怎样的?管理层会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未来软件的推出以及升级会带来怎样的变化?在接下来的几个季度,新产品的推出将如何转化为淘宝、天猫各自的变现率?

  吴泳铭:在我看来,对于淘宝与天猫业务,公司目前的优先级是放在提升用户的购买体验,从而推动用户的购买频次、推动GMV增长上。我们看到,随着初步市场份额稳定之后,从这个季度开始,我们原本针对提高变现率和商业化措施的一些项目进展会开始加速。

  这其中有几个主要因素。第一个因素是,我们在很多新的产品形态上,比如直播、“百亿补贴”等各类我们今年重点投入的新产品形态上带来了很高的用户流程以及用户复购,但这些新产品和商家的变现以及商业化产品是需要一定时间去推动的,这也是我们后面会逐渐推动的过程。

  第二个因素是,换句话说还有一个重要的变化是,我们的广告产品“全站推广”逐渐开始加速。“全站推广”如果要运行良好,大家要清楚它不只是一个简单的产品,它需要三方面的配合: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在所有淘宝端内的、所有流量用户端的流量渠道上进行比较有效的对接和接入;另外,尤其是在广告主这一侧,我们需要有足够的行业覆盖;最后,支持“全站推广”的商品需要有足够的广告数量,还要再结合大约6个月以上的广告算法优化和用户数据优化。

  所以,我们认为“全站推广”这个产品在四月推出之后,会在推出之后的6至12个月内看到一些明显的效果和进展。但我们预测,刚才我提到的三个措施如果想要完美结合在一起形成系统可能会在产品推出12个月之后,届时这三方面才会形成配合得比较完美的系统。

  还有一个变化,也就是技术服务费的变化,之后我们的CFO徐宏会为大家介绍。

  徐宏:我与大家快速分享一下关于技术服务费的变化。

  大家之前可能也看到了,我们计划在九月开始对淘宝和闲鱼的商家征收技术服务费,大概“千六”(千分之六,0.6%)的基础软件服务费。这部分的征收是按照商家的“确收GMV”(确认收货GMV)来征收的。具体收费比例我们会在全面考量行业惯例并采纳商家反馈后开始实施,目前预计是九月份。

  同时,我们也会充分考量中小商家的情况。所以,对于年度GMV低于一定金额的中小商家,我们会全额退还他们的年度服务费,或者提供一定额度,帮他们在淘宝平台上拓展客户群,增加他们的GMV。我们预计服务费的收取将会在本财年的剩余季度,也就是九月之后的7个月内逐步地开始贡献收入。

  以上是我关于服务费的介绍。

  花旗银行分析师Alicia Yap:我的问题有关公司的AIDC业务。管理层如何看待目前的整体竞争格局?随着时间的推移,管理层认为市场竞争格局会怎样变化?从商家端和消费者端来说,AliExpress速卖通有哪些竞争优势?哪些优势能帮助公司巩固自己的市场地位?我的第二个问题是,我看到似乎从七月开始Lazada已经实现盈利。AliExpress速卖通是否也是在这期间实现了盈利?

阿里高管解读财报:预计8月底完成纽约香港双重主要上市  第1张

  蒋凡:首先,阿里巴巴的海外业务是由多个业务板块组成的。我们可能和很多其他公司单一的业务模式会有一些差异。我们在不同的市场有不同的品牌,也有很多非常本地化的团队在运营这些平台。我们的业务也是“跨境+本地”的组合。一方面,刚刚我也提到,我们在不同的市场上会有不同的本地品牌,也会有非常有经验的本地团队运营;另外,我们也希望能够尽快地整合整个阿里集团的供给,尤其是来自中国的供给,包括来自淘宝、来自1688等平台的供给。

  消费者侧的话,我认为我们在很多市场还是拥有非常好的消费者品牌,同时也拥有非常广泛的市场知名度。我们现在主要做的还是业务模式的升级与转型,比如AliExpress速卖通,它在过去可能是一个效率相对较低、体验服务相对较弱的商业模式。我们现在也在业务模式转型的过程中。

  刚刚你还提到了Lazada的盈利。我们在七月第一次实现了EBITDA(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盈利。后面我们还是会根据市场的具体情况去调整,我们希望能够在保持市场份额的同时,持续优化我们的盈利的水平。

  AliExpress Choice的盈利还处在相对早期的阶段。它的业务模式还处在从“平台模式”向“托管+平台模式”的转型过程中,它还处在投资期。我们也在持续地进行优化。比如,刚刚提到在上个季度,我们也看到AliExpress Choice业务优异的优化。接下来的几个季度,我们还是会持续优化效率,同时也追求更健康的增长。

  杰富瑞分析师Thomas Chong:我的第一个问题有关阿里巴巴接入港股通。管理层能否与我们分享关于公司双重上市的想法?在主要上市转换完成后,公司是否考虑接入港股通?

  我的第二个问题有关公司的云业务。我看到在今年下半财年,管理层预计外部用户的云业务收入将回升至两位数,并在未来实现加速增长。能否请管理层与我们分享人工智能业务在公司总收入中的占比?从长期来看,管理层认为人工智能业务收入目标是多少?

  徐宏:我来回答你的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交给我们的CEO吴泳铭来回答。

  关于你的第一个问题。我们目前正在积极寻求将香港作为公司的主要上市地。公司将在8月22日举行股东大会,届时将向股东提交相关提案。如股东大会批准,预计8月底完成纽约香港双重主要上市。至于后续是否接入港股通,这主要取决于不同交易所的不同流程,我们会按照具体程序来执行。

  吴泳铭:第二个关于云的问题我来回答。

阿里高管解读财报:预计8月底完成纽约香港双重主要上市  第2张

  我们确实看到我们的云客户对于AI相关产品的需求非常旺盛,而且现在从产品线角度上看,也确实远远没有满足他们的需求。所以,我们预计外部客户的收入在下半财年会达到两位数增长,预测还是比较明确的。

  其中,关于AI产品的贡献收入。其实从数据上来看,我们看到大部分的增速其实是来自于AI相关产品的增速。一方面,我们看到从行业整体来说,以 CPU为核心的传统云计算市场的增速现在还是比较有限,大量的客户新增IT需求基本上集中在以GPU为核心的AI相关产品上。所以,我们增速的带动超过一半以上是来自于AI相关产品。

  (持续更新中。。。)